学校主页 English

生命之星

首页 >> 正文

第三届西南交通大学“生命之星”科技竞赛回顾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7-04-09   点击数:  

为培养大学生在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各高校学生的互相交流与学习,63日下午2:00,第三届西南交通大学“生命之星”科技竞赛于图书馆2号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科技竞赛由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联合主办,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韩旭东副处长,实践教学科卫飞飞科长,学生工作处高平平副处长,校团委罗妍妍副书记,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马超英、周先礼、吴坚副院长,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王书会副书记。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袁永俊副院长,四川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年辉副教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学如、喻凯教授、胡久梅副教授。

赛前,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袁永俊副院长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生物科技发展迅速,广泛渗入生活,活动主办方本着培养大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宗旨,认真筹划,积极开展,使得本次竞赛得到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比赛中,涌现出的大量高水平参赛队伍,体现了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品质。

本次科技竞赛共有18个参赛队晋级决赛,比赛要求参赛队进行现场演示与答辩。选手需将参赛作品以PPT的形式进行35分钟的演示和讲解,并接受评审专家的提问。评委将根据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以及答辩情况评阅、打分。各组选手依次带来了“植物Kunitz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独蒜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含氮杂环金属基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等参赛项目。

答辩环节中,每组参赛选手针对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特色创新、市场优势、实验方法以及评估分析等研究环节进行了简要阐明。评审专家则针对研究中的模糊点、疑问点对选手提出问题。在“含氮杂环金属基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答辩中,评委对参赛队在实验中采用的“纸片法”提出质疑,并建议参赛队改用纳米技术研究。

演示及答辩环节结束后,大赛评出特、一、二、三等奖、优胜奖及创新奖。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胡久梅副教授作总结发言,简述本次科技竞赛的整体情况,并宣布比赛圆满结束。